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发展休闲农业的理论依据——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信息发布者:金冠蒙
    2019-08-12 07:34:18   转载

    农业多功能性(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指农业生产活动除了具备粮食和原材料供给功能外,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保持农村文化遗产等多重功能,为人类提供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非商品性功能。从农业性质和功能来看,农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市场价值上,还直接表现在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经济性,且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远远超过了其经济效应。

    (一)农业多功能性的内容与特征

    1.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以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功能,是农业的基本功能。其中心功能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食品的需要,确保国家的食品安全,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并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取得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另外,还有依托农业提供服务获得的、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如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



    2.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不仅能容纳劳动力就业,而且农副产品质量、数量及其安全性本身就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涉及社会发展问题。

    3.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4.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的作用上。农业各要素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因子,因此,农业的功能可直接表现为生态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产生的外部负效用等,均具有积极的、重大的正效用。



    5.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等的作用上。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发展到今天农业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其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农业就是保护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农业对教育、审美等有关人们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农业各功能间的关联作用

    农业的多重价值是由农业内在特性决定的,共同组成了农业的总价值。当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得到协调发展时,农业的整体功能发挥良好,农业获得和谐发展;反之,某种功能的需求超出了农业系统的承载力,从而使农业功能之间出现倾斜,农业就会畸形发展。

    (三)农业多功能性的历史演进

    欧洲学者在探索欧洲各国(芬兰、荷兰、英国、德国等)对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后发现:欧盟各国认为农业具有和土地相关的一切功能,如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农业景观保留、文化遗传、乡村发展、粮食安全等。农业的多功能性涵盖了农业生产所具备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其特色突出体现在各功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上。按照其理论演进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起源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我国学者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政府提出的“稻米文化”中,其提出的目的在于突出保护日本国内稻米市场。日本国内许多节日和庆典都是根据水稻播种、移植、收获活动确定的,水稻的种植不仅是粮食生产,还具有水土保持、环境净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保持日本的水稻生产就保持了日本的稻米文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让这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由抽象走向具体,其内涵也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并达到顶峰后,欧盟各国开始重视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理解,更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文化、乡村发展等非经济功能的开发,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更侧重于与农业生产经济功能相关的农业功能的开发。

    2.发展阶段一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积极拓展

    在日本、欧盟提出农业多功能性之后,这一概念迅速在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中引起共鸣。此后,韩国、法国、意大利、揶威等国也根据国内农业生产情况,赋予农业生产类似的特点。在国际组织间,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OECD、WTO、FAO等国际组织也在不同场所使用了这一概念,以农业多功能性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交流也逐渐频繁,农业多功能性也因此迅速传播。这也标志着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开拓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际组织和各国对这一概念外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非贸易关注、可持续农业、公共品和外部性等已经成为其外延研究的热点方向,而非贸易关注更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OECD(2003年)在《多功能农业:政策含义》中也依据联合生产、市场失灵及非经济品的公共产品特性和空间分布,提出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最优政策设计方针。

    3.应用阶段一一各国积极推进本国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

    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对日本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该法案中有专门的阐述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条款,并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提出了食品稳定供应、农业多功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振兴的理念和农产品自给率目标。我国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这表明,中国已经在政策层面上开始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到了积极应用阶段。

    (四)农业多功能性与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待征之一是农业功能的多样化,现代农业本身就是具备多功能性特征的农业,如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不仅要求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强调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